正大鍍鋅鋼管施工方案
一、施工前準備
材料驗收
外觀檢查:正大鍍鋅鋼管表面應光滑、無銹蝕、無鋅層剝落、無裂紋等缺陷。鍍鋅層應均勻,色澤一致,無明顯流掛、疙瘩等。
規格核對:檢查鋼管的直徑、壁厚、長度等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,并核對產品合格證、質量檢驗報告等文件。
抽樣檢測:對到場的鋼管進行抽樣檢測,檢測項目包括鍍鋅層厚度(一般應不小于 55μm)、力學性能等,確保鋼管質量符合國家標準(如 GB/T 3091 - 2015《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》)。
工具與設備準備
切割工具:如砂輪切割機、管子割刀等,用于鋼管的切割下料。
連接工具:根據連接方式準備相應的工具,如螺紋連接需準備管鉗、板牙等;溝槽連接需準備滾槽機、開孔機等;焊接連接需準備電焊機、焊條等。
其他工具:水平儀、鋼卷尺、角尺、扳手、螺絲刀等常用工具。
技術交底
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,明確施工工藝、質量標準、安全注意事項等。施工人員應熟悉施工圖紙和相關規范要求。
現場布置
合理規劃施工場地,設置材料堆放區、加工區、安裝區等,確保施工場地整潔、有序。
確保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、用水等設施滿足施工要求。
二、施工工藝流程
測量放線
根據設計圖紙,使用水平儀、鋼卷尺等工具進行測量放線,確定鋼管的安裝位置和標高。在墻面、地面等位置彈出安裝基準線,確保鋼管安裝的準確性和垂直度。
鋼管切割與加工
切割:根據測量放線的尺寸,使用切割工具對鋼管進行切割下料。切割時,應保證切口平整、無毛刺,切口端面與鋼管軸線垂直度偏差不大于管徑的 1%,且不超過 3mm。
加工:根據連接方式對鋼管進行加工。
螺紋連接:使用板牙對鋼管端部進行套絲,套絲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,一般為 15 - 20mm。套絲后,應清理管口毛刺,并涂上防銹密封膠。
溝槽連接:使用滾槽機在鋼管端部滾出溝槽,溝槽的深度、寬度等尺寸應符合溝槽式管接頭的技術要求。滾槽后,應檢查溝槽的質量,確保無裂紋、變形等缺陷。
焊接連接:對需要進行焊接的鋼管端部進行坡口加工,坡口形式和尺寸應符合焊接工藝要求。焊接前,應清理坡口及兩側 20mm 范圍內的油污、鐵銹等雜質。
鋼管連接
螺紋連接:將螺紋連接件(如管箍、彎頭、三通等)旋入鋼管端部,使用管鉗擰緊。擰緊時,應注意力度適中,避免用力過猛導致螺紋損壞。連接后,應檢查連接處的密封性,如有滲漏應及時處理。
溝槽連接:將橡膠密封圈套在鋼管溝槽內,然后將溝槽式管接頭卡在溝槽上,使用螺栓擰緊。擰緊螺栓時,應按照對角順序逐步擰緊,確保連接牢固、密封良好。
焊接連接:采用手工電弧焊或氣體保護焊等方法進行焊接。焊接時,應嚴格按照焊接工藝規程進行操作,控制焊接電流、電壓、焊接速度等參數。焊接完成后,應清理焊縫表面的焊渣、飛濺物等,并進行外觀檢查。焊縫應飽滿、均勻,無裂紋、氣孔、夾渣等缺陷。
鋼管安裝
支架安裝:根據設計要求,在墻面、梁、柱等位置安裝鋼管支架。支架的間距應符合規范要求,一般水平安裝的鋼管支架間距不大于以下數值:
直徑 15 - 20mm 的鋼管,支架間距不大于 1.5m;
直徑 25 - 32mm 的鋼管,支架間距不大于 2m;
直徑 40 - 50mm 的鋼管,支架間距不大于 2.5m;
直徑 70 - 100mm 的鋼管,支架間距不大于 3.5m;
直徑 125 - 150mm 的鋼管,支架間距不大于 4m;
直徑 200 - 250mm 的鋼管,支架間距不大于 4.5m;
直徑 300mm 及以上的鋼管,支架間距不大于 5m。
垂直安裝的鋼管支架間距不大于 3m。支架應安裝牢固,與鋼管接觸緊密。
鋼管就位:將加工好的鋼管按照測量放線的位置進行就位,使用支架進行固定。在安裝過程中,應注意調整鋼管的垂直度、水平度和直線度,確保安裝質量。
防腐處理(如有需要)
雖然正大鍍鋅鋼管本身具有較好的防腐性能,但在一些特殊環境下(如潮濕、腐蝕性較強的場所),可能需要進行額外的防腐處理。可采用涂刷防腐涂料、包覆防腐膠帶等方法進行防腐。涂刷防腐涂料時,應按照涂料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,確保涂層厚度均勻、無漏涂。
系統試壓與沖洗
試壓:鋼管安裝完成后,應進行系統試壓。試壓前,應檢查系統的連接是否牢固,閥門是否開啟靈活。試壓介質一般為水,試壓壓力為工作壓力的 1.5 倍,且不小于 0.6MPa。在試壓過程中,應緩慢升壓,達到試壓壓力后,穩壓 10min,壓力降不大于 0.02MPa,然后將壓力降至工作壓力,進行外觀檢查,無滲漏為合格。
沖洗:試壓合格后,應對系統進行沖洗。沖洗水流速度不宜小于 1.5m/s,沖洗時應連續進行,直到出口處的水色和透明度與入口處目測一致為合格。
三、質量控制要點
材料質量控制:嚴格把控正大鍍鋅鋼管及連接件的質量,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規范。
施工過程質量控制
加強對鋼管切割、加工、連接、安裝等關鍵工序的質量檢查,確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質量標準。
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質量培訓,提高其質量意識和操作技能。
成品保護:在施工過程中,應注意對已安裝的鋼管進行成品保護,避免碰撞、踩踏等造成損壞。
四、安全注意事項
施工人員安全
施工人員應佩戴好個人安全防護用品,如安全帽、安全帶、防護手套等。
在進行切割、焊接等作業時,應遵守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,防止發生觸電、火災、爆炸等事故。
施工設備安全
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,確保設備運行正常。
操作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,熟悉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方法。
現場安全管理
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,劃定安全作業區域。
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,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。
五、環保措施
施工廢棄物處理: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,如切割產生的邊角料、焊渣等,應及時進行清理和分類存放,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。
粉塵與噪聲控制
在進行切割、打磨等作業時,應采取有效的降塵措施,如使用吸塵器、灑水等,減少粉塵污染。
選用低噪聲的施工設備,合理安排施工時間,避免在居民休息時間進行高噪聲作業,減少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。